很多日本人在新年时去神社祈福,在基督教的教堂举行婚礼,但葬礼又是按佛教仪式举行的。
但日本人觉得很正常,没任何违和感。也许在外国人看来这是无法想象的事情。
日本人很开放地接受各种宗教和习俗。
先让我们看看神社和寺庙的区别吧。
■起源
神社与寺庙的起源就完全不同。


神社的起源
古代日本人的信仰是“众神”。
“八百万神”是形容很多很多的神。
山川、树木、岩石等各种存在于自然界中,或是类似屋子、火等生活所需的各种事物中都有神明的存在。
人们在众神的保护下共同生存至今。
神社作为祭祀众神的场所而开始的。
神道并没有特定的开山鼻祖、经典、教义、戒律等,神社不具有这些特征。
在神社里,被祭祀的神没有实际的形状和姿态,参拜对象是寄宿着神灵的镜子和剑。
镜子能映照万物,即是神体的代表。
但随着时代的发展,也出现了祭祀历史人物的神社。
根据祭祀的神不同,各神社的功利也不同。
生意兴隆、成就学问、健康长寿、恋爱姻缘等各神社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。
寺庙的起源
佛教由印度的释迦牟尼创始于公元前500年左右。
6世纪左右经由中国和朝鲜半岛传到了日本。
之后圣德太子传播佛教,在奈良时代、平安时代建造了大量寺庙,和日本自古以来的众神一起被信仰。我们平时所熟悉的寺庙源于外来宗教。
释迦牟尼是佛教开山鼻祖的个人名字。
但佛陀是指开悟的人,而并非特定的某个人。
佛教的信仰对象是佛像,但一开始并没有佛像存在。
释迦牟尼死后,信仰放置佛陀的佛骨和舍利的佛塔。
之后为了易于理解和推广释迦牟尼的教义,绘制了佛像和图画,使人们开始信仰佛教。
随着时代的发展,佛教的教义也逐渐扩大,出现了不同教义的领袖。随即产生了佛教的各宗派。
传统佛教的宗派有13个派别。据说如果算上被分出去的派系的话共有56派。
佛像也随着时代的发展,根据人们的愿望,诞生了承担了各种作用的佛。
■这儿是神社?寺庙?
神社和寺庙的区别在入口处。
两者都是神圣场所的入口,即与世俗的分界线。建筑物本身也有各自的规范。
让我们来看看有代表性的例子吧。
神社入口的“鸟居”
神社入口大多都有鸟居(牌坊)。
鸟居在2根柱子上横跨冠木(水平木材),在其下方用被称为横木的部分连接柱子。
起源至今各种说法不一,有日本神话说、印度传来说、中国传来说等。
鸟居大致可以分为两种。
1,神明型ー是祭祀天照大神系统的,直接从地面站立。形状也很简单,横竖结构的直线和直角而已。
2,明神型ー 是祭祀各系统神的,在台石上竖立柱子,横木是曲线的,具有流线形和装饰性的设计。在中央往往会挂上写有神社名的匾额。
材质有石头的,木头的、或是木头上涂漆等各式各样的。


神社的构成
穿过鸟居一直到参拜的前殿为止都有参道。
参道的正中间是神通过的道路,所以稍稍靠边走会比较好。
在前殿前有洗手用的洗手池。
在前殿附近有跳供神舞的神乐殿,还有销售护身符和神签的神社事务所等。
在前殿前有镇守的石狮子像,用来驱赶魔物。
石狮子的形态因神社而异。石狮子在日本很受欢迎,若有兴趣的话可以在Instagram或HP找找各种图片信息。
除了狮子,其他动物,狐狸、牛、鹿、兔子等也有同样的驱魔作用。
如能找到自己中意的石像也是件愉快的事情。
前殿还设有功利箱。
祭祀神体的正殿位于神殿的深处,但有些神社很少有机会能看到正殿深处。
神社周边一般还保留着神灵所栖息的大树或树林。


寺庙的入口
寺庙入口的门叫山门。
以前都是在深山里建寺庙的,所以门被称为山门。
较大寺庙的山门和神社的石狮子一样也会有驱魔镇守像,一般在山门左右放置着两尊仁王像。是佛教的守护神——金刚力士。
仁王像的上半身肌肉隆起,眼睛睁得大大的,分别是张开嘴巴的阿形像和紧闭嘴的吽形像。


寺庙的构成
寺庙的建筑根据所建的时代、规模、宗派等因素会有很大差异。寺庙是以打造可视化的佛祖生活世界为目的而建的。建筑物、庭园、池塘等营造自然的极乐净土。
大寺院的构成被称为七堂伽蓝。
1.山門
2.正殿ー供奉着主佛的佛像
3.塔ー是收藏释迦牟尼遗骨的建筑物,有五重塔和三重塔
4.讲堂ー为讲解经书和说教而建的建筑物,为了容纳更多人,有的可能比正殿更大。
5.藏经楼ー收藏经典的地方
6.钟楼ー挂有大钟的建筑物。在每年的12月31日寺庙会敲响除夕钟。
7.本坊ー僧侶日常起居的建筑物。
随着时代的变迁,寺庙建筑因为雷击、火灾、战争等原因而损毁消失,现在七堂伽蓝齐备的寺院已为数不多了。
且在明治时代展开了拆毁寺庙的运动。现在很多寺庙里的鸟居、没有头的石佛像仿佛在述说着历史。


■去参拜吧
在入口处鞠躬后,我们走下小路,净手,放上金钱供品,最后开始祈祷。
Ple请在这里停一下。在神社和寺庙有不同的敬拜方式。让我们依次看一下它们。
入口
在神社的鸟居(牌坊)、寺庙的山门前先行礼后再进入。
参拜结束回去时记得也要行礼哦。
参道
神社和寺庙的参道正中间都是神和佛通过的路,所以凡人得稍微靠边走些才妥。


手水舍
神社和寺庙都有一个被称为手水舍的场所,是净化身心的水场。
用放着的舀子洗手,所以别忘了带上手帕和毛巾哦。
1.右手拿舀子舀水,然后用舀子中的水洗净左手。
2.以同样的方法左手拿舀子清洗右手。
3.再次右手拿舀子舀水后倒入左手盛水漱口。
4.最后用剩余的水洗净舀子。倾斜竖起舀子让水慢慢沿舀子流下。请慢慢地做此动作,以免弄湿衣服。
5.把舀子放回原处,然后行礼致谢意。


参拜 –神社与寺庙的区别
接下来就是正式参拜了。先往钱箱里放钱。
神社和寺庙两者都是以平静的心来参拜,但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拍手。
接下来分别讲述。
神社:二礼二拍手一礼(根据神社不同可能规矩有差异,具体请根据每个神社的具体规定。)
1.如果挂着铃的话请先摇铃
2.鞠躬2次。
3.拍手2次,合掌闭眼静静地向神灵传达谢意或祈求心愿。
4.最后再一鞠躬行礼。


寺庙 – 合掌
静闭眼睛,稍低头,在胸前合掌传达愿望。最后轻微行礼。
据说合掌的寓意是双手合十与佛融为一体。


■参拜结束后
御朱印
可把御朱印作为参拜的标志。
御朱印到底是什么呢。一般是指由神职人员在纸上盖上神社的印章、并用毛笔写上神社名和参拜日期。寺庙一般会写主佛名称、寺名和参拜日期。要注意的是,因为是参拜的证明,所以与纪念章不同,一般参拜巡礼者会购买叫做“御朱印帐”的专用笔记本用来收集参拜朱印。
有的寺庙和神社会有原创的御朱印册,可以确认一下。
护身符
神社和寺庙里都会有售护身符的地方。护身符一般是小袋子型的,里面放了纸牌等,据说寄宿着神的力量。护身符有学业、财运、交通安全、健康、平安分娩、消灾等类型的。可根据自己的愿望选择,可随佩戴或放在家里好好保管。
也许护身符真的会帮你实现愿望哦。
神签
据说参拜后抽签的话可以得到神和佛的旨意。
神签种类很多,有的是自己从箱子里直接抽纸签,有的是从摇筒里摇出竹签,根据竹签上的数字再获得神签。
运势的顺序是大吉→吉→中吉→小吉→末吉→凶。 不用太在意抽中的运势,倒更应该仔细琢磨纸签上写的建议。神签可以带回去,也可以系在指定的地方。
绘马
你可以在神社或寺庙里把你的愿望写在绘马上,并把它献给神灵。 绘马的起源是,一匹真正的马被献给了神灵。 如今,木牌的正面有各种图片,而不仅仅是一匹马。 按照惯例,在空白的背面写上你的愿望,然后挂在指定的地方。

